当前位置:
编号:140930
“艾滋患者持针扎人”纯属谣言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2年1月25日 北京青年报
    据《南方周末》报道,有关有人用装有含艾滋病毒的注射器扎市民的传闻,造成天津全城不安。目前天津警方抓获了4名用针扎人的犯罪嫌疑人。

    天津电视台播出专家释疑: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一分半钟后因血液凝固就会死亡,除非病毒携带者现场抽血后立即大量注射给他人,否则,用扎针的方式很难传播艾滋病病毒。但传闻为何满天飞?因为缺乏一个权威、主流的声音。在公共安全出现某种危机时,如何启用应急机制,值得思考。

    最近的两三周,天津的街道呈现出罕见的冷清,天津市民的眼中增添了从来没有过的警惕。出现这种普遍性的令人不安的气氛,源自于一个传闻:据说从去年年底开始,一批河南的艾滋病人来到天津,在商场、超市、路边等公共场所,用装有含艾滋病毒血液的注射器乱扎市民,报复社会。在真假难辨的传闻面前,人们选择了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”的谨慎态度,尽可能地减少了外出活动的机会。

    1月17日,天津市公安局公布了该案件的一些初步情况,这是官方就此事的第一次表态。根据通告,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了数名犯罪嫌疑人。

    公安部表示,经对报案人身体检验,绝大部分未发现被针扎的痕迹,少部分人虽被针状物扎中,但未发现任何附着物。经审讯作案人证实,其扎人时所用的针状物未接触过艾滋病病毒。

    当天晚上,天津电视台播放了公安机关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的消息,并请两位权威专家解释: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一分半钟后因血液凝固就会死亡,除非病毒携带者现场抽血后立即大量注射给他人,否则,用扎针的方式很难传播艾滋病病毒。

    据记者了解,这种公开化的方式效果还是不错的。当记者随后问一些市民对“扎针”事件的看法时,很多人都说事情不是像传闻说的那样,因为“电视台播了”。

    可以肯定的是,目前关于“扎针”事件的传闻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虚假信息。当地的一位专家说:“这些信息夸大了事件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,给人们造成错觉,加剧了社会的不安心理。”这位专家说,传闻如此盛行的一个关键是:缺乏一个权威的、主流的声音。

    电视台的消息和解释性报道,被认为来得迟了一点。这位专家说:“我理解,他们是想保持稳定,以免影响到更多的人,出发点是好的。但从实际效果来看,这种沉默并没有阻止消息的传播,而且由于不透明,还给了各种传闻更多的空间,也使得人们作出了最坏的猜想。”

    一位专家说,突发事件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,它对于管理者来说并不是难于启齿的事,关键是看如何应对。结合近年来的一些突发事件,作为管理者,在公共安全出现危机时究竟应该如何应对?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一套体系?这恐怕是要重新思考的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目前此案还在最后的侦破之中。, 百拇医药(邓科 柯立)